致敬中國驕傲,體悟國士精神。
做學問,他求真務實;
救患者,他無畏逆行!
從非典到新冠,
一番番挺身而出,一次次不負人民。
從火線宣誓到迎戰病毒,護山河無恙,凝華夏齊心!
大家好,我是許魏洲,
歡迎收聽中國青年報·中青在線、網易云音樂聯合推出的《你好,鐘南山》音頻節目。
在故事裡感悟,奮鬥者負重前行,步履鏗鏘;
在聲音中探尋,追夢人追光而上,乘風破浪。
“國家需要我們去,我們必須今天就去!”
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鍾老星夜逆行的腳步,
一起聊聊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的俠之大者。
2020年初,一張照片刷屏了。一位老人雙目微閉、眉頭緊鎖,倚靠在高鐵餐車的座位上。
當時同坐餐車裡的乘客並未註意到,這位老人便是緊急出征前往武漢的鐘南山。
1月18日上午11時許,國家衛健委緊急來電:新冠疫情不明,請鐘院士今天“無論如何親赴武漢”。
此時的鐘院士正在準備下午廣東省衛健委“備戰新冠”的會議,
秘書蘇越明向對方問詢:可否改到明天?
當時正值春運高峰,去武漢的機票早就搶購一空,高鐵無座票也已售完。
但相比行程艱難,更讓蘇秘書擔心的是鍾老的身體,畢竟這已經不是17年前抗擊非典的時候,
所以他打心裡不想讓鍾老一天的行程太過忙碌。
不到一個小時,國家衛健委人員回复:
經充分討論,還是要請鐘院士今天務必趕往武漢,高鐵票我們來解決。
中午12點,還沒來得及把最新情況匯報的蘇秘書,就先接到了鍾老的電話:
“國家這件事情非常重要。國家需要我們去,我們必須今天就去!”
鍾老的這番話讓蘇秘書一時間熱血上湧。
於是,兩人開始了急行軍。
隨便吃了幾口午飯,就迅速趕往省衛健委,
下午四點半,會議一結束,又再次出發,奔赴廣州南站。
經南站工作人員協調,最終趕上了五點四十五開往武漢的G1022次列車。
還好,列車長在餐車里為他們預留了兩個位置。
蘇秘書十分擔心鍾老的身體,特別是還要在餐車裡坐著顛簸幾個小時,
正想和乘務員好好溝通一下,便被鍾老擺手打斷:“不要這樣,餐車有什麼不可以?能到達就行了!把別人從座位上擠出來,沒這個道理。”
說完後,鍾老還謙和地對乘務員一笑,示意不要驚擾其他乘客。
還好,餐車上並沒有人認出鐘南山。
廣州到武漢,旅客們都各自沉浸在返鄉過年的喜悅氣氛中,
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,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已經開始悄悄蔓延。
是的,一開始誰也沒想到,
在流行病高發的冬季,“感冒、發熱、咳嗽”
這些潛意識裡的“小病”背後居然還隱藏著牽動世界神經的致命殺手。
但隨著類似的病例逐漸增加,引發了醫務人員的高度警覺。
這次國家衛健委請鐘南山帶隊速去武漢,就是要對病情的發展快速做出研判。
鐘南山在餐車坐定後立馬打開電腦,整理並查閱相關資料、文獻。
晚上8點多,他才顧上讓蘇秘書買了兩盒快餐、補了車票。
吃完晚飯,已是晚上9點。鐘南山終於停了下來,
他太累了,需要用這點時間讓自己靜一會兒,哪怕一會兒,稍微瞇一會兒都管用。
他將身體稍微往後挪,把頭往後靠在局促的椅背上,雙眉緊皺、閉目靜坐。
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。
或許是在復盤疫情的傳播路徑,
或許是在思考病原體的可能性,
又或許是在謀劃面對春運高峰、具體該如何防控……時間彷彿回到了17年前,
回到了那個非典突發的2003年初,不一樣的疫情,一樣的來勢洶洶、一樣的聞所未聞。
彼時的他,也是臨危受命,每日奔波,
忙於製定疫情對策,參加各種會議研討,深入一線查房救人。
“或許接下來的幾天,鍾老又會像2003年時那樣忙得沒有時間睡覺了”,
望著面前閉目養神的84歲院士,蘇秘書情不自禁地拍下了那張刷屏的照片。
1月21日一早,這張照片和鍾南山奔赴武漢的消息一起上了新聞。
《人民日報》微博發出快評:“17年前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,如今再戰防疫最前線,
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,有戰士的勇猛,更有國士的擔當。
一路奔波不知疲倦,滿腔責任為國為民,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!
感謝鐘南山,感謝所有為防控疫情而努力的人。萬眾一心,眾志成城,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!”
願以寸心寄華夏,可將歲月贈山河。
鍾老的國士擔當引來了網友們的關注,也讓更多的青少年為之敬佩。
同時,我不禁在想,什麼是“英雄”?幼時的我們覺得,英雄就是動畫和電影裡的主角,
他們或身懷絕技或有特異功能,在一次次的危機中拯救人類、拯救地球。
但是這次我們卻親眼見證了以鍾老為代表的中國人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演繹了一個個英雄故事。
他們有的衝鋒陷陣,和鍾院士一樣置自己生死於不顧,
縱是力竭身不退,為我們築起一道“白色”屏障;
他們有的堅守崗位,為了保障人民群眾在封城期間吃飽穿暖,
不惜自己頂風冒雨,在危險邊緣穿梭,連通疫情裡的生命通道;
他們積極響應號召,不出門、不聚集、戴口罩,
為了早日奪取抗疫全面勝利,甚至放棄回家團圓、堅持就地過年,切斷了病毒的流通之路……
他們雖然做的事情不同,但一個個堅定的眼神、不屈的脊梁都扛起了屬於他們自己的“擔當”。
正是這些平凡或不凡的人們的故事,向我們詮釋了,造就英雄,不僅是“能力”,更是“選擇”。
為國驅馳,敢盡平生之志,無因疫情險惡而避之,無因聲名可顯而趨之。
這是國士精神,也是每個中國人的膽量和胸懷!讓我們一起,向疫情中的每一位英雄致敬!
為每個平凡奉獻的你我點贊!